微砂壓載絮凝高速沉淀池與普通斜管沉淀池有以下區別:
一、原理:
微砂壓載絮凝高速沉淀池:在混凝階段投加高密度不溶的微砂顆粒,利用其重力沉降及載體的吸附作用,使脫穩后的雜質顆粒以微砂為絮核,通過高分子鏈的架橋吸附和微砂的沉積網捕作用,快速生成密度較大的礬花,從而加快絮體“生長”及沉淀,改善水中懸浮物沉降性能。底部泥砂回流并通過水力旋流器高效分離,微砂回收至系統重復利用。
普通斜管沉淀池:基于淺池理論,在沉淀區內設置斜管或斜板,將水流分隔成薄層,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積,縮短了顆粒沉降距離,利用層流原理,使固體和液體在層流條件下分離,提高沉淀效率。
二、處理效率:
微砂壓載絮凝高速沉淀池:沉淀區域上升流速通常為40 - 80m/h,更高可達120m/h,效率為常規沉淀池的幾十倍,所需沉淀面積是傳統斜管沉淀池的1/4,總體水力停留時間10 - 15min。
普通斜管沉淀池:過流率可達36m3/(m2.h),比一般沉淀池的處理能力高出7 - 10倍,但相較于微砂壓載絮凝高速沉淀池,處理效率仍較低。
三、占地面積:
微砂壓載絮凝高速沉淀池:占地面積遠小于常規沉淀池,通常為普通沉淀池占地面積的5 - 10%,特別適用于用地緊張的場合。
普通斜管沉淀池:雖比一般沉淀池在占地面積上有優化,但相較于微砂壓載絮凝高速沉淀池,占地面積更大。
四、造價:
微砂壓載絮凝高速沉淀池:由于體積小,大大減少了土建費用。
普通斜管沉淀池:相對而言,土建成本可能更高。
五、適用水質范圍:
微砂壓載絮凝高速沉淀池:適用來水范圍廣,能適應流量50% - 200%變化,在濁度、溫度大幅度波動的情況下,仍可穩定可靠地保證出水水質,尤其適用于低溫低濁水處理。
普通斜管沉淀池:廣泛應用于工業廢水、生活污水等各種高懸浮物廢水的凈化處理,但對于一些高難度水源,如低溫低濁水的處理效果可能不如微砂壓載絮凝高速沉淀池。
六、啟動速度:
微砂壓載絮凝高速沉淀池:作為停留時間非常短的高速沉淀技術,能夠在短時間內進入穩定的操作狀態,適用于頻繁啟動的批處理工況。
普通斜管沉淀池:啟動相對較慢,達到穩定運行狀態所需時間較長。
七、微砂使用:
微砂壓載絮凝高速沉淀池:需要投加微砂,并通過回流系統實現微砂的循環利用,降低運行成本。
普通斜管沉淀池:無需投加微砂。